澳大利亚幼师打工真实收入
农场打工仔澳洲和新西兰有一种特殊的签证类型,叫作“打工度假签”,其设立的目标在于吸引全世界的年轻人来澳洲农场工作体验生活,顺便旅旅游,赚些钱。 在澳洲东部和南部宜居地带,从昆士兰到南澳,有长度超过两千公里,宽度向内陆延伸数百公里的农场。这些地带往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澳洲本地人很少会选择在此就业。
根据洗浴中心的员工反映,他们几乎不放假,每周收入约2000澳币新州统计局数据,新州成年男劳动力平均周薪1600澳币。 许多按摩技师并非工签身份,他们要么是陪读家长,要么是通过旅游签证黑下来的。例如,其中有一位中年男技师,他做养殖生意亏了150万人民币,随后出国打工,做技师每年能攒下五十万人民币,三年后回老家做些小生意。
笔者在澳洲生活期间,有幸与两名建筑工做邻居,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另一位是大陆人,他们在同一处建筑工地干活。 根据马来华人描述,他的工作主要是为新楼安装板材,每小时薪资为40澳币,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休息一天,节假日三倍工资。 按照他的说法,仅仅在5年前,澳洲建筑工的收入仍然非常普通,近些年才有了50%以上的涨幅。
另一位大陆工人已年近40岁,家人都在国内,他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他来澳洲已经8年了,在悉尼做过小工,修过水管,一直拿着比较低的薪资贴近法定最低工资,后经朋友介绍,来堪培拉做建筑工。 与马来华人的技术工种不同,他的主要职责是在工地上干苦力,在收入方面,他们两人的综合年薪几乎持平,税前都可以达到14—15万澳币每年带加班和节假日补贴。
澳洲法定最低工资超过20澳币每小时,折合人民币约100元每小时,但中餐厅或中超的零工一般达不到最低工资,薪资范围普遍分布在15澳币每小时左右。
原因在于,从事零工工作的通常是学生学生每周有20小时的合法工作时间,学生有学业负担,无法从事全职工作,他们偏向于时间安排灵活的工作。 此类零工可谓僧多粥少,虽然部分学生受不了低薪资,但即使他们不做,也总有人会去做。阿德雷德有名的“功夫奶茶”事件,正是起源于劳资双方的薪酬纠纷,结果老板和雇员大打出手。
即使放眼全球,澳洲的富裕程度屈指可数,造就了丰饶型社会。所谓丰饶型社会,指的是全民的生存空间宽裕,阶级上升通道多元。在澳洲,做技师、建筑工、外卖员、水电维修工……只要肯干,收入不见得就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低。 以澳洲的四大银行为例,刚毕业的大学生进银行前台工作,普遍薪资范围是5.5-6万澳币一年。
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跨国企业办公室人员在刚入职时,甚至是入职十年之内,薪资也远不及建筑工来得高。 薪资上的相对平等,才能养成职业平等的观念。下一次,当你看见路边举牌的政府雇工时,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脸上常常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