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首次大规模展现澳洲土著艺术风貌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品有哪些品牌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首次大规模展现澳洲土著艺术风貌

中国美术馆6月10日讯在澳大利亚文化年于中国隆重举办之际,在中国美术馆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澳大利亚环境、水资源、遗产和艺术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共同合作下,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帕潘亚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和“宝歌——澳大利亚当代原住民艺术”,这是澳大利亚土著艺术第一次大规模远渡重洋,呈现于中国观众面前,是中澳两国艺术交流新的成果,作为澳大利亚文化年来华的首个展览项目,显示出特别的意义。昨日下午,该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澳大利亚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芮捷锐先生致辞

澳大利亚总督昆廷·布赖斯女士致辞

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只要想起澳大利亚,就会想到澳大利亚的土著艺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艺术历史长达四万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生活了至少五万年了,在那里,有二百五十多个不同的文化群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语言。尽管他们有很多相同的文化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浩瀚的南太平洋映衬着澳大利亚广袤的国土,在那片大地上,原住民族创造出了独特而神奇的艺术,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原住民族的信仰与生活习俗,是记录原住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的图像的百科全书,而其鲜明的艺术形态和造型形式,更是充满着神秘的象征和斑斓的色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概而言之,澳大利亚的土著艺术以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致辞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安德鲁·塞亚斯馆长致辞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先生主持开幕式

在20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早期,一些来自澳州中部及西部沙漠的土著艺术家创作出一批绘画作品,从此转变了人们对土著艺术的理解。土著艺术是澳大利亚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一种值得世界关注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展览我们可以了解人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艺术来表现其生活,历史以及文化。

澳大利亚艺术家在开幕式上表演

这次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由帕潘亚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和宝歌——澳大利亚当代原住民艺术两个展览共计92件作品组成。

帕潘亚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1971年--1981年:共展出36位艺术家的66件作品

20世纪60年代晚期,一群生活在帕潘亚政府居住区的土著艺术家在帆布上、木板上、以及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材料上对颜色和风格进行大胆地尝试,绘制他们的传统故事,向人们讲述他们的神圣的“梦”时期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精神、世俗的信仰、世界观、图解以及他们的抱负,这些作品进入世界艺术市场。这标志着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如典礼仪式的地面绘画、人体彩绘以及盾牌、容器、飞镖等器具上的装饰图案的一个发展演变。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在这次展览中特别奉献这些非凡藏品的展示。

在澳大利亚,点状图案是澳大利亚认可的典型的帕潘亚(Papunya)艺术风格。各种不同点状图案和纹样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图案还经常出现在笔、杯子、笔记本、日历和衣服上,或悬挂在办公室和商店的墙上。有时即便与所宣传的主体无关但仍然作为一种背景通过媒介传播出去。有些与原创画家无任何历史和文化联系的人也绘制这种风格的作品。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人了解这一典型风格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也是这次展览的价值所在,我们借助一次特殊的艺术荟萃,追溯帕潘亚艺术运动的源头。

宝歌——澳大利亚当代原住民艺术展览共展出26件作品

宝歌丘这个小社群,位于西澳东北方一个被当作「偏远地带」的区域。四周的大沙地、吉布森与塔纳米沙漠,对这个世界,甚至澳洲大部份的区域而言,彷佛另一个世界般的遥远。

在澳洲,「宝歌」这个名词让人联想到缤纷的色彩与蓬勃的朝气,唤起一种既古老、又当代的艺术形式;虽然抽象,却神似地貌,同时具备了精神性与政治性的语境。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上有着充分的共识。这个展览所展现的不仅是土著艺术本身,也是澳大利亚保护文化遗产、推动从传统中创新的实例。作为对这次展览的回应,中国美术馆将于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庆典期间,推出有关中国现代美术的展览。相信通过展览一定能够加深中澳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