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悉尼歌剧院的内部构造是什么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它的建筑特色简而言之就是像在风浪中鼓帆前进的巨型帆船,又像漂浮在悉尼港湾海面上的洁白贝壳,这就是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这栋建筑物的形状实际上参照了一个被拨开的球指轿搜体的扇形部分。悉尼歌剧院是多数人能从图片上认出来的少数现代建筑之一。对许多人来说,它几乎成了澳大利亚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SydneyOperaHouse),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Utzon)设计,一座贝壳形屋帆神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也是20世纪唯历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

该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但则是由彼得·霍尔PeterHall领导的澳大利亚建筑团队完成,该建筑于1973年10月20日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启用。乌松的设计于1957年获选为国际设计竞赛的获胜者。

,此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总理约瑟夫·卡希尔英语:Joseph_Cahill的领导授权下,歌剧院于1958年开始施工,乌松负责施工。由于成本、设计更改及进度超支等影响,最终导致乌松辞职。

作为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建筑及其周边设施占据了雪梨港的整个班尼朗角英语:BennelongPoint,NewSouthWales,建筑物毗邻悉尼中心商业区和悉尼皇家植物园,靠近雪梨海港大桥,因而获视为悉尼的标志性建筑。

作为一个多表演场地,歌剧院每年共举办超过1,500场演出,其观众超过120万人次。许多表演艺术家都会到此表演,其中包括三个常驻团体:澳洲歌剧团英语:OperaAustralia、雪梨剧院公司英语:SydneyTheatreCompany和悉尼交响乐团。同时作为澳洲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该建筑物每年共有超过800万人次参观,每年约有350,000名游客在导游带领下参观该建筑。目前,悉尼歌剧院是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下属机构悉尼歌剧院信托所管理。

2007年6月28日,悉尼歌剧院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自1980年起列入国家遗产名录现已失效,并自1983年起列入澳洲国家信托基金会名录,2000年雪梨市遗产名录清单,2003年新南威尔士州遗产名录,以及自2005年的澳洲国家遗产。歌剧院还入围了世界新七大奇迹竞选名单。此外,丹麦政府也基于歌剧院是由丹麦人所设计,因此在2006年也被授予丹麦文化经典英语:DanishCultureCanon的称号[3]。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设计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巨大的管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号称是全世界最大机械木连管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4]。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有认为小厅不太适合做大型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缘由

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正式完工,总花费为1亿零200万美元[20]。截至1973,悉尼歌剧院各制造阶段花费为:阶段一:矮墙大约为5千5百万。阶段二:屋顶大约为1千2百50万。阶段三:内部设计和装潢5千6百50万。舞台设施,舞台照明和风琴9百万,其他花费和费用1千6百50万。1957年初步计划成本为7百万,最初预计完工日期为1963年1月26日澳大利亚日[21]。

悉尼歌剧院是一个设计新颖的表现主义建筑,它有一系列称为壳的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24]每一个构建都取自拥有相同半径的半球体,它们构成剧院屋顶。尽管悉尼歌剧院德屋顶结构通常称为“壳”,事实上它们在构造上严格来说并不是“壳”,而是由肋骨状预制混凝土构件支撑的预制混凝土嵌板。[25]整个建筑共由2,194个这样的嵌板,每个重量大约是15吨,整个屋顶重量为2万7千吨,它覆盖着1,056,006块由瑞士哈格纳斯Höganäs制造的光滑白色有人字纹路的瓷砖,[26]从远处看这些“壳”显得非常洁白。这些瓷砖具有自洁性质,不过还是会受到定期维护和更换。

音乐厅位于西面的一系列“壳”内,而歌剧院则在东面的“壳”内。“壳”的高度是由它内部所要求的高度决定,从入口处的矮空间一直升高到位于最高处的台阶座位区。一些次要的场馆位于音乐厅下面的混凝土基座内,是位于西面的“壳”一部分。这个建筑拥有将近1000个房间,其建筑面积为8万8千平方米。整栋建筑用电量相当于一个2万5千人小城,总电线长度达645公里[27]。

除了“壳”上的瓷砖和门厅的玻璃幕墙外,这座建筑物外部很大部分都覆盖由拉娜出产的粉色花岗岩面板。重要的内部表面处理用到由新南威尔士北部沃科普出产的澳大利亚白桦胶合板。[28]场馆性能和设备

除了用作观光、演出歌剧、芭蕾舞剧、以及音乐会之外,悉尼歌剧院还是澳大利亚歌剧团、悉尼戏剧团和悉尼交响乐团的所在地。歌剧院由新南威尔士文化部的子机构——歌剧院管委会管理。悉尼歌剧院的场馆有时还用于一些活动,例如会议,纪念仪式和公共集会。例如2010年元旦共有15000名游客在悉尼歌剧院欢度新年到来。[39]除了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外,悉尼歌剧院每天24小时向公众开放,一年之中大约有200万观众前来参观3000场演出,此外还有20万名浏览者慕名参观这个独特的建筑。[40]

悉尼歌剧院除了作为艺术中心外,也是悉尼文化上象征。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奥运圣火传递以及奥运会金牌的设计都没有遗漏悉尼歌剧院。悉尼足球俱乐部、悉尼天鹅澳式足球会等众多体育俱乐部都将悉尼歌剧院选作自己的标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