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五眼联盟为何那么团结
1941年,英美达成建立情报共享系统的协议,但在打败德国和日本之后,类似的合作非但没有终止反而更加变本加厉。1946年,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英美两国再次签订共同防卫协定,并且英国在随后不久又拉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至此“五眼联盟”正式建立。虽然名为“情报共享”组织,但相近的民族心理却使得五国间的关系远比普通的国家联盟稳固得多,在这一点上体现最深的莫过于美国人塔特纳尔那句“血浓于水”。
1812年英美之间爆发“第二次独立战争”,当时在美军当中服役的塔特纳尔曾真刀真枪地同英国人血拼过,按理此人应该对英国人恨之入骨才对,但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共同向东方的清王朝发难,尽管美国并未卷入这场战争,但美军舰队指挥官的塔特纳尔准将依然下令开火支援在大沽海面作战的英国舰队。当部下问及为何要违背军令帮助英国人时,塔特纳尔说出了那句至今在英美两国之间广为流传的名言:血浓于水。
事实上在联合打压外族方面,没有哪个民族比盎格鲁-撒克逊系更加步调一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为了扶植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派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美国进行援助,本指望能够建立共同对抗英国的盟友关系,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尽管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国王路易十六本人也因随后的经济崩溃而被推上断头台,但战后英美之间的关系还是比法美亲密得多。美英单方面媾和之后,英国人开始全面封锁法国,但这个时候美国并没有雪中送炭,相反趁火打劫骗走了法属美洲所有的殖民地。
在英美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眼中,不仅法国这样的高卢人属于外族,德国那样的日耳曼人同样是异类。二战爆发以前,德国人也曾幻想过结合英国的海洋力量共同称霸世界,毕竟日耳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算拥有共同的祖先。可惜在英美看来,讲英语、白皮肤、控制海权的国家才算自己人,自诩高人一等的日耳曼人不过是被困住欧洲大陆上的乡巴佬而已。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新西兰自愿成为英国和美国的兵工厂,澳大利亚源源不断向欧洲输送兵员,加拿大甚至同意美国在本国国土上进行细菌试验。
种种历史迹象表明,“五眼联盟”既是一个情报共享国家联盟,也像是拥有五个身份的同一个国家。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