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所以澳大利亚留学到底水不水 澳大利亚留学很水吗

所以澳大利亚留学到底水不水

在国内普通甚至中等偏下的学生,仅仅通过高考总成绩70%左右的分数就能被澳洲八大录取,非八大则更容易。

下图是2023年QS排行里北清+华五vs澳洲八大的对比:

国内录取北清华五的考生是什么水准,各位心里都有数,高考最低最低580起。而我们之前给出过用上海高考成绩可以申请的海外高校里,上述澳洲八大,520、460,甚至430就能申。

然后你说这两类学校是一个档次。

任何人遇到并处理这类信息的时候,直觉反应一定是:那这些学校也太水了。这种质朴的感受很正常

我甚至有一次实在忍不住,直接问八大之一的一位招生官:“你们知道你们招的都是中国教育制度里的失败者吗?”

那位招生官的答案很“澳洲”:我们崇尚FairGo,机会均等。人们生命中的成就应该是他们的才能,工作和努力的产物,而不是他们的出生背景、先天条件,或是此前的绝对学术能力。所以只要一位学生有求知求学的诉求,我们会在对方符合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机会。

但是,那位招生官继续讲,我们会给那些学生机会,让他们可以进来读书,但能不能毕业是另一件事情。

对留学略有了解的家庭,基本都知道澳洲大学超高的挂科率,在澳洲大学读书的学生都有每次考试扒层皮的痛苦。

我们以前对这件事情打过一个比方:这就像你摇号中了民办,名额分配进了市重点。你不会说民办水,市重点水。你会感谢政策给了你一次进入按照你的实力无法进入的学校的机会。

至于你进了市重点,进了民办以后学习很痛苦,那完全就是题中因有之意。

然而我们也的确看到一些用阴谋论来思考澳洲大学的“宽进严出”评论,推导出澳洲大学成想钱想疯了,要赚重修的钱。而往往读不好被赚了重修的钱的学生,他们最有意愿来传播这种阴谋论,也就导致社交媒体的舆论场被这样的阴谋论所占据。

其实这几年中国留学生在澳洲留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印度、越南、新加坡、欧洲甚至美国留学生比例在大幅度提升。

本条最后一个小点,是我们之前聊过的:留学生作为自费生录取比本国就是有相对优惠的待遇,其实这个现象我们国家也同样存在。国内很多人拿着外籍再“回国”留学,不就是利用这个政策优势吗?我们的清华北大招收外籍留学生要求也是相对降低的,那也说明清北“水”吗,不见得吧。

澳洲高校近年来QS排名狂飙,以致这届评论区在讲澳洲大学水的同时,还要把QS排名打上水榜的标签。

首先作为一个人工做出来的榜单,无论算法设计得多么精巧,始终都会挂一漏万。尤其是QS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

然而作为唯一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REG国际专家认证的排行榜,也是我国政府目前参考的主流榜单。其学术声誉调查是根据全球8万多名知名学者的反馈,雇主声誉调查由4万多所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反馈结果所得出。

你可以把他理解成西方主流社会的集体“刻板印象”:从这些重要受访者的日常体验中总结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认知。这点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而这些受访者,通常都是未来对我们潜在留学生毕业以后就业或者继续升学有重大决策权的人。用他们的集体“刻板印象”做出榜单,来对我们留学策略进行指导,你还觉得有毛病吗。

这部分的最后我再来说说科研。在大部分国人的认知里,认为土澳是一个没文化底蕴没有科技含量只有自然景色的流放囚徒的国家。

虽然没办法对抗这种根深蒂固的标签式认知。但是我可以列数字:澳大利亚至今获得14项诺贝尔奖,诞生16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数字确实不能和美英德法相比,但这也的确让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澳大利亚,至少现在没有。

刻板印象放一边,从实用主义出发,我们可以看看各国各地区的官方对澳洲大学毕业生所给予的待遇:

上海落户政策:世界名校QS排名前50,没有要求直接落户。QS51-100的缴纳6个月社保就能落户,没有社保基数和工作要求。

香港政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是吸引世界各地高净值人才的计划,是我们常说的优才计划的绿色通道。澳八大均在百强大学名单中。

英国高潜力人才签证是英国位吸引世界顶尖大学优秀毕业生去英国的人才计划。全球目前总共53所大学在名单中,其中澳洲有墨尔本大学和昆士兰大学。

我举这三个代表中国,中国香港,英国的人才计划的例子,他们所认可的大学应该是挤干水分的也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澳大利亚

从事国际教育20多年,看过几千个案例后,我认为澳洲是作为普娃和女生特别好的一个选择。

以下是几点主要理由:安全,宜居和多元文化的包容

澳洲位于南半球,远离目前纷扰的北半球地缘斗争,难得的清净。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政府高度注重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留学生的安全和权益。澳洲社会包容性强,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和谐相处,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友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世界级的优质高等教育

我承认美国和英国有全球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我也理解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干啥事都要最好的心态,特别是给孩子,我们中国家长不惜举全家之力要给孩子世界上最好的。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多种可能性的职业发展前景

澳洲最为地广人稀的国家,对人才的渴望是我们人口大国很难理解的。我做过很多英国,美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后续发展的统计与分析。发展最好的大部分都在澳洲,基本是本科或者高中去澳洲留学的学生,普遍在大学毕业后很快能找到工作,安居乐业。

作为华裔在澳洲职场发展空间也比英美多很多,相比在美国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在澳洲的就业呈现多样性,有做公务员,工程师,老师,医生,金融,国企,创业。。。各行各业都有。宽松的移民政策相比美国的摇号工签制度和英国极低的就业概率以及加拿大不高的薪酬标准,澳洲真的友好太多。打工文化的盛行降低了留学成本

澳洲流行的“打工文化”也与其他各地的留学很不同,澳洲盛行打工,大学生的课表基本都是一周有两天时间可以完全给你半工半读,对于中国留学生只要你愿意,基本都能找到工简单工作,在大学期间积累工作经验对毕业后的正式就业有重要帮助同时也能降低留学成本,虽然澳洲大学的学费现在也不便宜,但是通过勤工俭学,生活成本要远远低于美英。回国考公考编落户性价比高

如果你未来是回国考公考编,那澳洲高排名将会给你带来所有的可能性。

最后关于中澳关系,其实从我从业至今,我记得从霍华德总理开始就对华很友好,他曾8次访华促进了中澳贸易的快速发展。后来到陆克文,至今是中文说的最好的外国总理.

到2023年莫里森上任,中澳关系开始紧张,一直到2023年他卸任。现任工党阿尔巴克斯上任后重新调整澳洲的外交政策缓和中澳关系,目前大宗贸易恢复迅速。

根据澳洲最近内政部数据显示,中国赴澳旅游签证数量翻了4倍,学生签证从20万份飙到51万份,技术移民签证从7万份涨到14万份,在2023年到2023年间,澳洲移民人数将突破40万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到2027年6月的5年内澳洲还将狂下“绿卡雨”给150万人发放绿卡。

这也就是很多澳洲留学生不在乎国内说他们“水”因为他们都不回国就业。现在回国的大比例是本科国内然后去澳洲读硕士的学生,仅仅在澳洲呆了1年到2年确实在当地找工作不容易,也很难达到移民要求。回国又被说水,真是有点委屈。

最后讲点实用的吧,针对我们体制内的高中生,澳洲大学申请的时间点如下:

如果初中毕业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可选择去澳洲读高中,高中的公立高中每年学费大致在15万左右,各州略有不同。如果家长担心HOMESTAY,也可选择私立的寄宿制高中,年费用大概在30万到55万之间。和国内国际学校对比的时候,请注意国内的国际学校除了学费以外的一系列课后补习和活动费用,这些在境外几乎没有。

如果读到高二,学生觉得体制内前途渺茫,建议可以利用平时考个雅思成绩,高中两年的学校成绩+雅思成绩可以申请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八大名校的预科课程。澳洲的预科课程和英国有很大的区别,通过率远高于英国预科,后期我会专门写文章来解读。

如果学生参加完春考后希望出国,可以申请3月入学大学预科+本科

如果参加完秋考,澳洲目前除了墨尔本大学外,其余所有大学都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基本达到高考成绩的70%以上,都有很大机会申请到澳洲八大。

所以澳洲的大学体制和我国还是很匹配的,基本在每个教学阶段都能和澳洲衔接。家长大可不必过度焦虑,尽量让学生全力以赴的去尝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