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特点及启示
摘要:20世纪下半叶,澳大利亚为了消除原住民与非原住民间的教育差距,改善提高原住民的就业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联邦政府调整了教育政策重心,重视原住民参与、强化与社区的合作、强调原住民就业导向,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发展原住民教育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当前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澳大利亚;原住民;职业教育;教育政策
为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对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需求,以及民族多样性国家内部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自20世纪中后期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在承认、接受、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公平为终极目标,澳大利亚联邦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原住民教育政策。在此过程中,澳政府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
VET对原住民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职业教育能够为未完成中等教育的原住民学生提供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具备基本生活所需的识字及运算能力;其次,通过职业教育课程,获取各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学位,原住民学生能够掌握未来就业的核心能力,摆脱就业困难的窘境,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最后,原住民个人的发展将会促进原住民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原住民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一、原住民职业教育政策
1969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原住民学习资助计划AboriginalStudyAssistanceScheme,ABSTUDY,规定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原住民学生均可申请该计划的资助,开启资助原住民职业教育之先河。纵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制定的原住民职业教育政策的内容,主要有:
一原住民教育的国家政策
1988年原住民教育政策特别小组发布原住民教育政策特别小组报告ReportoftheAboriginalEducationPolicyTaskForce,详细阐述了原住民在教育与培训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提出要在世纪之交颁布全国性政策,实现原住民与其他澳大利亚人在入学以及教育结果上的平等。他们对原住民教育与培训政策有以下三点看法:1清晰地认识到原住民所面临的教育不平等,应将其认定为澳大利亚教育最弱势之群体:2无教育与培训的平等,原住民在经济与就业方面的平等将无法实现:3各政党和民众一致认为原住民与其他公民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4]
基于此,1988年10月,澳联邦政府宣布制定全国原住民教育与培训的政策,次年10月出台原住民教育国家政策NationalAboriginalandTorresStraitIslanderEducationPolicy,AEP;将发展原住民教育界定为基本国策,提出四项基本目标:1原住民参与教育决策中;2接受教育服务的平等;3参与教育中的平等;4平等和恰当的教育成果。围绕四项基本目标,该政策包括21个原住民教育的目标,其中涉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目标2:增加教育管理、教师、课程顾问、教师助理、家庭教育联络员以及其他与原住民文化、历史社会和语言教学相关的社区成员中的原住民数量:目标4: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大学中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