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移民澳大利亚,拯救了多少中国“丧偶式”婚姻 移民澳大利亚多少

移民澳大利亚,拯救了多少中国“丧偶式”婚姻

“ 挺庆幸当时去了机场而不是民政局,不然婚姻可能就结束了,我们真的都应该感谢澳洲。”

7年前,张女士在红灯频闪的婚姻危机里,选择和丈夫一起移民澳洲。

也许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又或许是因为对财产分配的考量,两人在奔四的人生道路上最终选择了定居悉尼。

然而,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跨越重洋的迁徙却拯救了自己的“丧偶式”婚姻。

“一开始日子很苦,办移民嘛,我们一开始是走163的,本来想着移完民了就了断吧,谁知道后来163商业移民签证被砍掉了,我们就一直辗转想办法,最后走的偏远地区……现在想想,这些苦真的没有白吃,怎么说呢,患难面前见真情,才是婚姻原本的样子吧。”

所谓“丧偶式”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一方不履行婚姻或家庭义务,只在名义上存在的一种婚姻状态。

比如,其中一方以工作和应酬等事宜为由,将家庭责任、对后代的教育以及家庭关爱等义务完全抛给另一方,长期以甩手掌柜的模式在婚姻生活中进行“自动驾驶”模式,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这个残酷而现实的名词最早在2023年出现,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面临这一危机。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离婚率在过去10年间出现了明显上升,离婚夫妻数量从2013年的130万对左右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峰值470万对。在随后的几年里,虽然离婚数量出现了回落,但是结婚人数也出现了下降。

除了为转移房产和资产进行“战略离婚”的以外,绝大多数的夫妻面临的是经济环境、隔代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分歧带来的长期挑战。

这种损耗把数百万对夫妻的婚姻推进了坟墓。

在张女士看来,被困在婚姻围城里的许多中国夫妻都面临三大挑战:对婚姻生活自主权的干涉、对子女教育权的脱管,以及普世价值观对成功的痴迷。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感觉您提的这三点总结得非常严谨,相信您一定是深有感受的,能和我们逐个聊聊吗?”

张女士:“从婚姻生活自主权开始吧,我和身边朋友的感受是许多父母经常介入夫妻生活,电视剧里那些桥段基本都发生在了我们身上……父母悄悄配了我们新家的钥匙,每天过来给你做饭打扫卫生,把你内衣翻出来洗,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然后每天必须坐在一起吃饭……好不容易到周末了,夫妻俩准备浪漫一下,嘿,老太太又来了。”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有的家庭会不会因为平日里工作忙,所以需要父母来搭把手呢?”

张女士:“你说的没错,其实出发点应该是善良的,但是真正的帮忙应该是看对方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去硬塞给别人,我这么说肯定会有很多人不乐意,但这种强行介入子女婚姻的行为就是在破坏私生活,夫妻之间都没有时间在一起相处,哪里还会有爱情呢?”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那您觉得移民到澳洲以后拉开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不是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张女士:“这种安全距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澳洲人对爱情和生活的价值观。每次晚饭后去海边或者公园散步,你都会看见很多夫妻牵着手带着孩子,这不论年龄的,老头老太太也一样,穿着得体一起到三顶帽子餐厅注:澳洲标准的米其林三星吃烛光晚餐……这种画面在国内我从来没见过,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中国是比不了的。”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您刚才还提到了子女的教育,这个怎么讲?”

张女士:“我记得你们之前登过一片关于父母移民澳洲的,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就是老人千里迢迢来澳洲帮忙带孩子,然后让孩子在学校大会上背唐诗那篇。我觉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父母和老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是隔代的,有的老人很热心,直接承包了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义务……但是长期下去,孩子作为夫妻家庭的纽带就失效了。”

“我再举个例子,澳洲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比如入学一百日100DaysatSchool、慈善募捐、运动会等等,父母双方几乎都会去参加,但是你看国内,有多少爸爸连孩子在几年级几班都搞不清楚……澳洲的这种氛围本身就是正能量,家庭之间也会有良性竞争。”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确实,在澳洲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那您认为这种正能量是否也存在于澳洲社会的其他地方呢?”

张女士:“这种价值观延伸出去就是对生活的心态变得很平和,再说远一点,澳洲贫富差距并不大,而且税收高,所以社会里的戾气也少很多……除非你专门去混有酒桌文化的圈子,不然大部分公司最多就是圣诞新年的时候搞个party,绝对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确实,作为国际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澳大利亚在维持社会贫富差距方面长期表现稳定,其基尼系数仅为0.320代表财富完全平等,1代表完全不平等。

澳大利亚的税收制度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也为每个家庭创造了享受生活的时间。

另外,澳洲还在今年8月通过了一条全新的劳动法RighttoDisconnect,规定员工在下班后有权利拒绝接听工作电话或回复邮件除非紧急情况,而雇主一旦违反,将面临最高9.4万澳元的罚款。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才让澳洲成为了一个幸福指数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国家。

而重塑人与人、家与家之间本来的关系,也许正是解救“丧偶式”婚姻的良药。

发布者:Ian,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2023移民澳洲需要什么条件多少钱

2023移民澳洲需要什么条件多少钱

更新时间::34:30来源:澳大利亚移民浏览人数:110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受欢迎的移民国家,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也以其简单而粗糙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土豪劣绅的注意,很多想移民的澳大利亚朋友可以了解一下2023移民澳洲需要什么条件多少钱?

一、介绍澳大利亚移民的条件和费用。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受欢迎的移民国家,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也以其简单而粗糙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土豪劣绅的注意。许多一直关注澳大利亚移民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投资移民澳大利亚需要多少钱?我们知道澳大利亚有很多种投资移民。不仅普通朋友很容易感到困惑,而且许多资深移民也知道一点。让**移民小编详细介绍一下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成本。

(1)夫妻名下财产不低于80万澳元。

(2)公司营业额不低于50万澳元。

(3)如果是普通公司,夫妻持股不低于30%。

(4)如果是上市公司,夫妻持股不低于10%。

(5)EOI得分不低于65分。

188A类对申请人没有投资要求,但申请人需要在澳大利亚创业两年,并创造两个以上的当地就业配额。该项目更适合想去澳大利亚扩大业务的公司高管或创始人。

(1)家庭净资产不低于225万澳元。

(3)EOI得分不低于65分。

188B类要求申请人向政府指定的债券投资150万澳元。如果你想永久居留,你需要持有债券4年。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留在澳大利亚,你必须连续投资4年,每年150万澳元,总共600万澳元。

(1)家庭净资产不低于500万澳元。

188C类要求申请人在澳大利亚投资500万澳元的合格投资产品政府债券/基金/私营企业。如果你想转移永久居留权,你需要持续投资4年。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留在澳大利亚,你必须连续投资4年,每年500万澳元,总共2000万澳元。

(1)家庭净资产不低于150万澳元。

(2)公司营业额不低于300万澳元。

(3)公司净资产不低于40万澳元。

(4)如为普通公司,申请人持股不少于30%。

(5)如果是上市公司,申请人持股不少于10%。

综上所述,移民澳大利亚需要多少钱,其实就是投资移民需要多少钱。按照上面列出的,至少需要600万澳元(150万澳元×4年)。再加上移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其他费用,转换成900万-1000万元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